别称
肩关节不稳
概述
肩关节不稳定指肱骨头不能保持在肩盂的中心位置,根据其不稳定的程度可分为肩关节脱位、肩关节半脱位以及单纯的肩关节疼痛。
该病好发年龄为 15~40 岁。
外伤性损伤、骨结构缺损、麻痹等是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原因,主要危险因素有 Bankart 损伤、骨性 Bankart 损伤、关节囊损伤、HAGL 损伤、关节囊过度松弛、Hill-Sachs 损伤、肩袖损伤、肩胛骨骨折以及肩盂发育不良等。
肩关节不稳定主要症状为肩部钝痛、关节失稳、有弹响感,关节脱位时出现典型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主要治疗方法为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治疗关键点是当遇到骨骼发育缺损以及损伤性肩关节不稳选择手术治疗;治疗难点就是肩关节不稳定易复发。
肩关节是人体诸多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也是稳定性最差、最常发生脱位的关节之一,肩关节不稳容易限制人们的活动能力,造成的疼痛、关节畸形等症状易引发人们的心理疾病。
该病好发年龄为 15~40 岁,这正是人们学习以及创造财富的黄金时期,因此这类疾病的治疗水平对社会经济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症状
肩部钝痛、关节失稳、有弹响感为肩关节不稳定最常见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疲劳、乏力感、肩周围麻木感,关节脱位时出现典型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肩关节不稳定常见症状有哪些?
肩关节不稳定的常见症状包括:
肩部钝痛:肩部疼痛隐隐,不剧烈。
关节失稳:关节前后方推肱骨头,出现关节过度松动。
弹响感:在被动伸屈运动时及主动外展、上举时按触其关节前方有弹响。
疲劳、乏力感。
肩周围有麻木感。
典型肩关节畸形:关节失去正常外形及轮廓,功能也出现异常或丧失。
关节功能障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肌肉力量下降、神经肌肉控制和协调能力下降等。
肩关节不稳定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肩关节半脱位或脱位
弹响肩
病因
肩关节不稳定的主要或常见原因为外伤性损伤、先天性或发育性缺损、肌肉及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
肩关节不稳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先天性或发育性骨骼原因:肩盂发育过小、臼面过深、肩盂过度后倾(后张角过大)、肩盂后下缘缺损等均是肩关节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先天性或发育性软组织因素:见于胚层发育缺陷所致的全身性关节囊及韧带松弛征。
麻痹性因素:肩周主要肌肉及支配肌肉的神经可因麻痹而致肩关节不稳定。臂丛神经损伤(包括产伤)、腋神经损伤、肩胛上神经卡压症、副神经损伤以及新生儿产瘫后遗症等均可造成肌肉瘫痪,发生肩关节不稳定。
外伤性损伤:外伤性肩关节脱位可造成关节囊的撕脱、盂唇剥离以及盂肱中、下韧带损伤及松弛,这些是导致复发性肩关节脱位和半脱位的常见原因。外伤亦引起肩袖损伤,导致关节不稳。
特发性肩松动症:特发性肩松动症为一种无明确原因、无解剖形态异常的肩关节多向性不稳定,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
精神因素:患者可以通过主动的肌肉收缩活动使肩关节脱位,则必须考虑是否合并精神疾病。
哪些人容易患肩关节不稳定?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职业因素:如清洁工、护士等工作需要经常抬举肩关节。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心理障碍患者,喜欢主动的肌肉收缩活动使肩关节脱位。
外伤性损伤肩关节。
肩部反复劳损:如从事水上运动、网球、羽毛球等肩部大范围运动的体育项目。
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关节不稳:关节前后方推肱骨头,出现关节过度松动。
肩部隐隐作痛。
弹响感:在被动伸屈运动时及主动外展、上举时按触其关节前方有弹响。
疲劳、乏力感。
肩周围有麻木感,甚至牵及手指。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肩关节脱位或者半脱位
肩关节剧烈疼痛
关节畸形
建议就诊科室
骨伤科
急诊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肩关节不稳定?
当医生怀疑是肩关节不稳定时,可以通过物理检查方法来检测肩关节的活动度、肌力等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物理检查:此检查检查肩关节活动度、肌力。嘱咐患者放松,听从医生指令运动肩关节,观察患者的肩关节运动角度、肌力。
X 线检查:X 线检查的目的在于明确是否伴随 Hill-Sachs 损伤及其损伤的大小,是否存在肩盂的骨质缺损、骨性 Bankart 损伤以及盂肱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程度。患者平躺在 X 线机床上或者站立 X 线机前,摆不同体位摄片来判断。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可发现肩袖损伤以及肱骨干旋转不正常所致的肱骨头前倾角过大。如合并低浓度双重对比剂造影有助于显示 Hill-Sachs 损伤、盂缘骨软骨的病变及关节内的游离体。医生引导患者进入扫描室,安置患者于检查床上并交代注意事项,然后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B 超检查:对完全性肩袖断裂及重度撕裂的诊断有帮助。患者平躺检查床上,医生交代注意事项,然后进行 B 超检查。
肌电图检查及肩关节运动解析方法:对麻痹所致的肩关节不稳定有诊断价值,对特发性肩松动症及肩袖间隙分裂的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患者平躺检查床,检查时将电极插入肌肉,通过放大系统将肌肉在静息和收缩状态的生物电流放大,再由阴极射线示波器显示出来。医生会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MRI:清晰地显示盂唇损伤、关节囊自止点处剥离、关节囊的冗余、盂肱韧带的撕裂、肩胛下肌腱的断裂以及肩胛下肌萎缩等病变。检查前患者需除去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医生引导患者进入扫描室,安置患者于检查床上并交代注意事项,患者平静呼吸,不能随意活动,如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关节镜检查:对关节内不稳定的一些病理因素,如肩袖损伤、盂唇撕脱及肩肱韧带松弛、关节囊壁弛张等,以及继发于不稳定的肱骨头软骨剥脱都是一种直观的诊断方法。做好患者关节消毒、局麻、安抚患者情绪等术前准备,患者在检查床上不能随意活动,检查过程中如有不适告知工作人员。
医生可以咨询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出现这些症状?
平常工作是什么?
有没有受过外伤?
什么情况症状加重?
有过哪些治疗吗?
之前服用过哪些药物?
有没有做过相关检查?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平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
治疗
肩关节不稳定一般选择非手术治疗,以康复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选择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跌打止痛膏药贴:如云南白药膏、复方南星止痛膏等,有改善循环、止痛的作用。
手术治疗
Bankart 修补术:是肩关节不稳定手术治疗的金标准。将损伤的关节囊、盂唇缝回肩盂边缘,从而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
关节囊成形术:将关节囊打褶后缝至前部盂唇。若术中未发现存在 Bankart 损伤,可行关节囊成形术。
关节囊紧缩移位术:如果关节囊冗余为造成肩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则可行关节囊紧缩移位术。其目的在于尽量保证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没有明显的减小。
肩盂及肱骨头下截骨术:用于治疗肩盂发育不良及特发性肩松动症能取得较好效果。
肌腱修复术:继发于肩袖撕裂及肩袖间隙分裂的肩关节不稳定,在上述肌腱修复后稳定性得到恢复。
肌肉移植术:主要用于麻痹性肩关节不稳定,如以胸大肌或背阔肌肩胛下角移植用于治疗特发性肩松动症。
神经手术:神经吻合、移植及松解等手术用于臂丛及副神经损伤、肩胛上神经卡压征等。
关节镜下的治疗:关节镜既可以用于治疗,亦可以用于诊断。随着关节镜器械的发展和关节镜手术操作技术的不断完善,关节镜下手术的结果已完全和切开手术媲美。近年来出现了关节镜下热缩成形术,术中应用激光或射频探头传送能量、产热,最终导致关节囊的变性收缩,从而增加肩关节的稳定性。
其他治疗
康复治疗:加强肩袖及肩关节周围肌群的肌力,它是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的最终方法。在肩关节的运动中,耸肩、向前、向上推压等动作应作为大部分康复训练的基础。此外,还可应用肌肉运动生物反馈性原理,利用肌电图检查反馈的结果进行长时间肌肉抗阻力性康复训练,能取得良好效果。
心理治疗:肩关节不稳定患者有心理障碍者进行心理干预,提高生活质量。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肩关节疼痛、乏力、活动不利,更有甚者出现肩关节脱位、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变低。
经过正规治疗,患者肩关节的稳定性得到改善,疼痛、乏力等症状消失,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挤压,术后第 1 天正常量为 300 毫升以内,若过多,应及时告知医生。
定期复查:患者应每 6 个月到医院复查 1 次 X 线等。
饮食:若为手术患者:术后 1~3 天须流质饮食,而后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若患者无不适,大约 2 周后可正常饮食。若为普通患者,须饮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食物,多吃鸡蛋、豆类、瘦肉等优质蛋白食物。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油腻、腥、辣食物。
肩关节运动适当,活动范围不超过正常范围,运动后,肩关节适当休息恢复。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肩关节活动适当,减少大角度活动关节的运动,如甩关节、后摸对侧肩胛骨等。
减少肩关节劳损:避免长时间的劳作与运动,肩关节适当休息,运动员训练前做好热身。
心理障碍进行心理干预。
避免外伤。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高危职业者如清洁工、护士等工作需要经常抬举肩关节,需定期复查肩关节 X 线、CT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