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小儿α-地贫,小儿α-库利氏贫血,小儿α-库利贫血,小儿α-海洋性贫血,小儿α-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
概述
小儿α-地中海贫血是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中地中海贫血的一种类型,由于α-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α-珠蛋白不能合成,红细胞形态变化,造血功能障碍的一种先天性遗传性血液系统疾病。
地中海沿岸国家,如希腊、意大利、东南亚国家是本疾病的高发区域,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报道,其中以西南地区如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海南、西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病率较高,达 10%~14% ,在北方相对少见。
染色体上的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红细胞功能缺陷而发生溶血性贫血。父母双方有一或两方是地中海贫血患者或携带者的儿童较易患病。
分为静止型、轻型、中间型、重型 4 种类型。中间型又称血红蛋白 H 病,重型又称 Hb Bart’s 胎儿水肿综合征。
静止型和轻型无症状;中间型在婴儿期以后逐渐出现贫血、乏力、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重型常在胎儿期流产,出生胎儿重度贫血、黄疸、水肿、胸腔腹腔积液。
静止型和轻型一般无需治疗。中间型和重型主要通过输血、祛铁、脾切除、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活化等方法治疗。
可以通过遗传咨询、产前检查,发现患病胎儿后及时终止妊娠来进行预防。
症状
静止型一般无症状,轻型症状较轻,中间型在婴儿期以后逐渐出现贫血、乏力、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重型常在胎儿期流产,出生胎儿重度贫血、黄疸、水肿、胸腔腹腔积液。
小儿α-地中海贫血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贫血:轻型一般为轻度贫血,出现发育不良、消瘦、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中间型在婴儿期以后出现发育不良、消瘦、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重型在胎儿期即出现重度贫血,导致胎儿发育不良,多器官如心、肺功能衰竭。
溶血:轻型有轻度溶血,出现皮肤黄染、发热、酱油色尿等症状;中间型随年龄增长开始出现皮肤黄染、发热、酱油色尿等溶血症状,且可由呼吸道感染、抗疟药物加重;重型在胎儿期即可出现溶血,导致胎儿缺氧,甚至死亡。
黄疸:由于溶血造成的皮肤巩膜黄染。轻型一般为轻度黄疸,有皮肤巩膜黄染、发热、酱油色尿等症状;中间型在婴儿期以后出现上述症状的轻度黄疸;重型在胎儿期即出现重度黄疸,导致胎儿发育不良、缺氧。
肝脾肿大:中腹部可以触摸到肿大突出的内脏即肝和脾,质地柔软。中间型在婴儿期以后出现轻度肝脾肿大;重型在胎儿期即出现重度肝脾肿大。
库氏面容:为地中海贫血的特殊面容,出现于中间型患儿学龄期(6 岁)之后,主要表现是头颅变大、额头隆起、颧骨高、鼻梁塌陷、眼距增宽。
水肿:患儿全身肿胀,下肢和面部尤其明显,甚至出现内脏水肿,影响内脏功能。见于重型患儿。
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可导致呼吸困难、腹部肿胀如青蛙。见于重型患儿。
小儿α-地中海贫血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静止型和轻型小儿α-地中海贫血一般不会进展,中间型在婴儿期至学龄期会不断进展,重型则在胎儿期就十分严重,可迅速恶化,可能出现的危害和结局有重度贫血、溶血危象、全身各器官并发症及死亡。
常见并发症包括:
溶血危象。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支气管炎、肺炎。
含铁血红素沉着症。
心力衰竭。
肝纤维化、肝衰竭。
骨质变化。
病因
小儿α-地中海贫血是由于染色体上的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红细胞功能缺陷而发生溶血和贫血。
小儿α-地中海贫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α-珠蛋白基因缺失:一对染色体上的四个α-珠蛋白基因根据缺失数量不同,缺失一个为静止型,缺失两个为轻型,缺失三个为中间型,缺失四个为重型。
α-珠蛋白基因突变:与缺失后果相同。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α-地中海贫血?
母亲在怀孕期间有放射性物质接触史的胎儿。
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了孕妇不宜使用的药物的胎儿。
父母双方有一方或两方为地中海贫血患者。
父母双方有一方或两方是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面色苍白、皮肤黄染且不断加重;
腹部出现内脏肿大突出;
患儿生长发育受限,过度矮小、消瘦。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高热
惊厥
建议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
儿科
血液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α-地中海贫血?
当医生怀疑是小儿α-地中海贫血时,通常通过一系列外周血相关的检查以及基因分析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常规:可发现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红细胞在(0.4l~4.06)×1012个/升,血红蛋白在 18~110 克/升,均低于正常值;网织红细胞高于正常值,表明患儿造血功能亢进。
外周血涂片:可以看到明显大小不等的红细胞,表明红细胞结构异常,证明贫血是红细胞结构异常所致。
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证明红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异常,导致贫血出现。
血红蛋白电泳:中间型可见 HbH 占 1.5%~44.3%,重型可见 HbBart’s 含量 70%~100%,证明α-珠蛋白缺失相关的异常血红蛋白的存在,表明贫血的类型是α-地中海贫血。
X 线检查:观察骨骼有无发育不良或变性。
基因诊断:通过限制性酶切图谱直接分析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间接分析法、寡核苷酸探针分析法、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诊断法,可以定位到缺失或者突变的基因。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家里以前有没有人得过地中海贫血?
生孩子以前有没有按时体检产检?
怀孕期间有没有受过辐射?
怀孕期间有没有吃过什么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个病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会不会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寿命?
都有哪些治疗方法?效果怎么样?
再生一个孩子,得这个病的概率有多大?
治疗
静止型和轻型一般无需治疗。中间型和重型主要通过输血、祛铁、脾切除、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活化等方法治疗。
药物治疗
补充叶酸、维生素 E:帮助造血。
铁螯合剂:是本疾病的基础治疗方法之一。能够改善重型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基因活化药物治疗:羟基脲、沙利度胺、异烟肼等,可以调整相关基因表达,使血红蛋白合成接近正常。
手术治疗
脾切除:切除脾脏后,可明显减轻体内红细胞的破坏,减轻贫血症状。对于中间型效果较好,一般在 5~6 岁之后实行。对重型患者效果差。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重型根治的唯一方法,需要找到配型合适的造血干细胞供着者。
其他治疗方法
输血疗法:可以改善患儿贫血症状,是本病的基础治疗方法,仅适用于中间型。
基因治疗:将正常的α-珠蛋白的基因导入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以纠正α-地中海贫血的遗传缺陷。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静止型和轻型不会出现症状。中间型和重型疾病可不断进展,造成越来越严重的贫血,导致患儿发育不良,并且由于严重溶血以及各种并发症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重型常发生早产、死产,在出生后不久死亡。
若接受正规治疗,中间型患儿的症状多能够基本缓解,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合适的配型需要长期等待和寻找,若配型成功并且进行手术则可以治愈本病。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待伤口基本恢复后可开始进行一定的活动,但需要有人陪同,并且以为免疫功能尚未恢复,不宜到人多的地方去,防止外伤和感染。
输血后注意事项: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比如发热、烦躁、晕厥等,监测血常规,避免剧烈运动。
饮食:饮食清淡,均衡营养,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水分和维生素。避免暴饮暴食。
复查:需要日常注意监测血常规,治疗期间每日一次,恢复期间隔日一次为佳。如果贫血严重,病情恶化,则需要及时就诊。
日常注意生活:规律作息,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活动锻炼,促进身体发育。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改变服药时间。若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发热、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则需要及时就诊。
预防
主要通过优生优育工作,如遗传咨询、产前检查等,进行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进行普查和遗传咨询,通过婚前筛查,避免两名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结婚生子,降低患儿出生机会。
通过基因分析法进行产前诊断:若父母一方为α-地中海贫血患者或基因携带者,需要在怀孕 4 个月时采集胎儿的绒毛、羊水细胞或者脐带血,获得胎儿基因组,对高危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在妊娠早期发现地中海贫血患儿,及时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