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肛瘘,肛管直肠瘘
概述
人体的肛腺开口于肛窦,位于肛门的内外括约肌之间。因肛窦开口向上,呈袋状,易留存细菌、粪便,可引发肛窦炎,波及肛腺后造成堵塞,并引发肛腺感染。肛腺感染极易蔓延、扩散,到达肛门或直肠周围各处组织间隙,最终由脓液、细菌、坏死细胞等积聚形成脓肿腔。
如果肛周脓肿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不断蔓延。最终,它可能会抵达肛门附近的某处皮下,并自发破溃,排出蓄积的脓液。随后,就很有可能在脓肿腔与皮肤开口之间,形成一条联通的瘘管,称为肛门直肠瘘(Anorectal Fistula),简称肛瘘。
肛门直肠瘘的常见症状为,持续性跳动性疼痛,有各种分泌物持续排出,使肛周皮肤不断受到刺激。如果肛瘘外口闭合则会导致脓肿复发,脓肿未得到有效治疗可引发脓毒血症。
如果发生了肛门直肠瘘的相关症状,患者应该及早前往医院就诊,临床医生通过询问病史、病情,观察患处症状,开展直肠指诊或镜检,一般即可确诊。
肛门直肠瘘通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否则难以愈合。临床主要的手术方案包括瘘管切开术和挂线疗法,以及瘘管填充和皮瓣修复。
预防肛门直肠瘘的重点在于注意肛周卫生,避免感染,积极治疗肛周脓肿。
症状
肛门直肠瘘有哪些症状?
肛门附近持续性跳动性的疼痛,尤其在坐下、走动、排便或咳嗽时可能会更严重,坐立不安;
瘘管会排出臭味难闻的粪水;
排便或排尿用力时,瘘管会流出脓液或血液;
肛门周围皮肤受到刺激,出现瘙痒、皮疹;
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大便失禁。
肛门直肠瘘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脓肿复发:如果肛瘘外口的皮肤生长较快,可导致瘘管暂时闭合,脓液再次积聚,脓肿复发,同时可伴有局部和全身性的感染症状,如发烧等。
脓毒血症:如果导致肛瘘的脓肿仍未得到治疗,不仅肛周可持续红肿,还可能发生感染继续扩散,可引发脓毒血症,危及生命。
病因
肛门直肠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绝大多数肛门直肠瘘是由于肛腺感染引发的肛周脓肿所致。
此外,在手术切开脓肿引流后,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或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切口迟迟未能完全愈合,也可能形成肛门直肠瘘。
肛门直肠瘘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除了肛周脓肿以外,下列情况也是导致发病的危险因素: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均为炎症性肠病,可发生免疫系统攻击自身健康组织;
化脓性汗腺炎:慢性皮肤病,可导致脓肿和瘢痕;
肛腺感染;
肛门损伤;
肠结核;
艾滋病;
肛门、直肠附近的外科术后感染。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发生了肛门直肠瘘的相关症状,如肛周持续性跳痛、带有臭味的分泌物、肛周皮肤破溃、红肿、压痛、发烧等,患者应该及早前往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普外科
肛肠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肛门直肠瘘?
临床医生通过询问病史、病情,观察患处症状,开展直肠指诊或镜检,一般即可确诊。此外,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脓肿和瘘管的具体位置和进展情况。
临床医生通过询问病史、病情,观察患处症状,开展直肠指诊,一般即可确诊。
肛门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感染肛窦的炎症反应情况,确定肛瘘的内口位置。
直肠镜检查:直肠镜末端带有光源,可以由肛门探入直肠,检查其中的病变情况。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 或核磁共振成像(MRI)。
超声:广泛应用于肛门直肠瘘检查,有效诊断深部脓肿,评估脓肿腔或肛瘘管的具体位置和走向,评估瘘管内口的位置;
CT 或核磁共振成像:评估较为复杂的临床感染;观察深部脓肿及其开口所在部位。
验血:
评估感染和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
检测是否存在性病感染;
鉴别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炎性肠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肛瘘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肛瘘是怎么会形成的?
症状是否持续加重?
目前的症状达到怎样的程度?
肛瘘相关感染是否进行过治疗?采用什么方式治疗的?
除了肛瘘还有什么其他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肛门直肠瘘?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症状会不会持续恶化?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是否可以采用保守方案?
治疗过程中会不会有风险?
术后需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肛门直肠瘘通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否则难以愈合,有些复杂性肛瘘需要多次手术治疗。
如何治疗肛门直肠瘘?
手术方案
瘘管切开术:该方法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但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肛瘘位于括约肌,手术可能导致粪失禁。
挂线疗法:原理是利用挂线的紧箍作用,使结扎组织因缺血而逐渐坏死,逐步分离,随后再逐步愈合。最大的优点是不会造成粪失禁。
其他:利用纤维蛋白胶、肛瘘填充材料或周围组织的皮瓣,进行肛瘘修复。
术后用药
止痛药:缓解疼痛症状。
抗生素:如果患者伴有免疫功能低下,或糖尿病等慢性病,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日常注意
患者日常注意应遵循医嘱,定期进行坐浴或换药,留心观察术后症状变化情况。
遵循医嘱,定期进行坐浴或换药。
口服大便软化剂,减轻排便的疼痛。
留心观察手术后的伤口愈合或症状变化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复诊。
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部分患者可能在一定时间后复发,因此有必要事先了解治疗方案的复发风险,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预防
预防肛门直肠瘘的重点在于注意肛周卫生,避免感染,积极治疗肛周脓肿。
每天清洗肛门周边。
成人,尤其是男男同性恋,应防止在性接触时发生感染或损伤,尤其应规范使用安全套。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改善总体健康状况。
若发生肛周脓肿应及早就医,积极、规范治疗,争取治愈,以免形成肛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