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耳垢,耳屎
概述
耵聍(cerumen),俗称耳垢,是耳内自然产生的、保护耳道的物质。耳道内腺体(耵聍腺)分泌的液体将表皮、汗液、毛发以及碎屑混合在一起形成耵聍。体现了耳道的自动清洁功能。
耵聍可过滤灰尘、保持耳朵清洁,并保护耳道免受感染。正常情况下,耵聍可自行排出,不会引起疾病。当外耳道表皮脱落时,耵聍被排到耳道外部,自行从耳内排出。
耵聍的颜色不一,从浅棕色到深棕色或橙色。儿童的耵聍通常比成年人更柔软、更轻。儿童产生的耵聍较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耵聍通常只产生于耳道外侧,除非被推入深处,否则不会对深部耳道产生影响。用棉签、发夹或手指清除时,若将耵聍推入耳道深部,可能会堵塞耳道(栓塞)。耵聍栓塞可能导致部分听力丧失或其它问题,例如耳鸣或眩晕。用棉花棒、手指或其它物体清除耵聍时,通常只会使耵聍进一步挤压鼓膜。
大部分耵聍在家采取措施就能处理。压紧的耵聍则可能需要求助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才能取出。
症状
如何清除耵聍?
用温热的矿物油或等量过氧化氢与室温水的混合物软化耵聍。耳中滴入两滴温度接近体温的液体,一天两次,持续 5 天。一定要注意液体的温度,因为低温液体会导致疼痛和头晕。
耵聍松软之后,可通过温热淋浴将其从耳道中排出。直接让水冲入耳朵,然后倾斜头部排出耵聍。用低温吹风机将耳朵彻底吹干,吹风机应远离耳朵几厘米的距离。
如果温热矿物油以及淋浴没有效果,每晚使用非处方耵聍软化剂并使用耳内注射器轻轻冲洗,持续一周或两周。确保冲洗液的温度与体温相同,耳内使用低温或高温液体都会引起头晕。
不要用棉签、发夹或其它物体清洁耳朵。
不要使用牙科冲洗装置清除耵聍。水的外力会损伤耳道并导致鼓膜破裂。
不要使用耳烛。它们对于清除耵聍毫无作用,还可能会引起严重损伤。
注意!下列情况请不要试图清除耵聍:
出现耳部疼痛或分泌出看似不同于耵聍的物质。
鼓膜破裂。
进行过耳部手术或者耳内插管等。
病因
耵聍是耳道内产生的保护性物质,通常可自行排出,不会引起问题。一般而言,预防感染或耵聍栓塞的最好方式是不要人为清除耵聍。
耳内滴几滴矿物油或过氧化氢与温水的混合物可软化耵聍。
不要使用棉签、发夹或其它东西清除耵聍。
淋浴时耳道中尽量不要进水、肥皂或洗发水,外耳道避免残留肥皂、泡沫剂和洗发露。这些产品可导致瘙痒和刺激。
保持耳部干燥:
在冲洗头发时,保持头部向下,下巴朝向胸部,或者把耳朵拉下盖住外耳道。
游泳或淋浴后,摇头,清除耳道水分。
用纸巾或毛巾一角轻轻擦干外耳道,或者使用吹风机最低档吹干外耳。吹风机应远离耳朵几厘米的距离。
游泳或淋浴后,将数滴酒精或酒精与同量白醋的混合液滴入外耳。拉动耳廓,让液体进入外耳道,然后倾斜头部,将液体排出。也可使用非处方滴剂保持耳内干燥。
就医
何时就医?
如果发现下列情况,请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诊治:
出现耳部疼痛、听力丧失、耳鸣、头晕、严重瘙痒或耳内流出臭味液体。
症状加重或发作频率增加。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就诊前准备
决定就医前,事先准备好回答下列问题,将有助于医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主要症状有哪些?
是否出现耳部疼痛?
是否出现耳鸣?
是否出现听力问题?
尝试过哪些家庭治疗措施?
使用过哪些非处方耵聍软化剂?
是否出现鼓膜破裂?
是否戴助听器?
是否存在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