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手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头部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脑瘤手术简介
脑瘤手术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降低颅内压,解除对脑神经的压迫的手术,如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手术等。脑瘤手术的类型较多,主要包括肿瘤切除手术、内减压手术、外减压手术、捷径手术等。
适应症
一、适应证:
1、颅内压增高:脑肿瘤占位效应、瘤周脑水肿和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脑积水,引起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脑疝。
2、神经功能缺损:肿瘤直接刺激、压迫和破坏脑神经,可导致视力障碍,内分泌失调,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
3、肿瘤组织学和分子病理诊断不明者。
禁忌症
二、禁忌证:
1、患者年龄较大或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如严重的心、肺、肝和肾疾病,糖尿病
等。
2、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失血过多。
3、部分恶性脑膜瘤,反复复发,手术意义不大。
肿瘤切除手术;内减压手术;外减压手术;捷径手术。
准备
1.体检:患者需要体检并准备好完整的体检报告,包括心脏功能、肝功能、血液和尿液分析以及脑部CT或MRI扫描。
2.健康评估:为避免术前后大张变化,需要评估患者的急性和慢性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准备适当的治疗药物和其他干预措施。
3.其他测试和检查:如心电图(ECG)测试、B超检查、脑细胞电位检测(EPS)及脑功能磁共振(fMRI)等。
4.相关的社会评估:检查家庭和社会环境,例如家庭支持状况、改变后的计划及心理社会护理需要等。
5.注意事项:患者需暂停服用假日、镇静剂和其它药物,并及时咨询医生。
手术过程
1.准备手术:包括头颅CT或MRI扫描,精细的手术规划与麻醉准备等;
2.手术切开皮肤:使用血管夹等手术工具打开头皮,然后将头发移开,暴露脑表面。
3.切开脑表面:手术医生采用尖刀经脑皮质慢膜分离头植,以便清除肿瘤。
4.分离肿瘤:用手指或特殊工具缓慢分离肿瘤,尽可能把肿瘤手术切除。
5.补片:用特制(人工)补片在手术切除后补充好。
6.缝合关闭口:头皮低压引流清除少量局部血液,然后缝合关闭头皮,重新头发。
7.术后康复:术后观察患者,护理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注意患者的休息,给予精神支持。
注意事项
1.要熟悉脑瘤的病理类型,采取相应的手术策略。
2.做好手术前的相关评估:风险评估、神经功能评估。
3.努力控制血糖和血压,降低手术风险。
4.采取有效的麻醉方式,尽量减少手术痛苦。
5.做好体位控制,确保术中准确位置。
6.在手术中务必尊重脑室和血管床,避免牵涉重要组织和血管。
7.手术结束后尽快进行脑电图(EEG)检查,以确保手术取得成功。
8.密切监测患者的神经生物学表现,及时处理并发症。
9.妥善保存手术中的病理检测结果,以判断病情的转化。
不宜人群
1、膀胱癌:由于膀胱癌患者的膀胱和肾盂表面均有瘤变,因此,膀胱肿瘤不宜行脑瘤手术,以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小儿脑部肿瘤:脑瘤手术是危险且复杂的一种手术,由于儿童脑组织有很大的变化,手术操作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儿童不宜接受脑部瘤手术。3、先天疾病患者: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患者对手术和药物治疗的耐受性可能比健康人低,因此,不建议这些患者接受脑瘤手术。4、近期出现突发疾病者:脑瘤手术涉及前提条件需求,如有血糖异常者及失血量较大者不宜行术。
而近期出现的突发疾病可能会影响病人的临床状态,因此,此患者不宜行脑瘤手术。
并发症
1、脑水肿。2、颅内出血。3、水、电解质紊乱。4、术后感染:感染率与手术类型、种类、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否有关。5、静脉空气栓塞:发生率为1.2%~60%,致残率及死亡率<3%。6、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7、脑脊液耳、鼻漏。
护理
1.保持头部高、低位:频繁换位,每小时一次。
2.避免运动头部:站立、睡觉和坐位时,尽量避免头部偏斜或摇动。
3.严格控制体力活动:每天按医嘱进行定时定量的体力活动。
4.加强头脑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压力过大。
5.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促进治疗效果。
保健饮食
1、术后当天禁食,第2天给予半流质饮食,以后逐渐过度到普通饮食。
2、若全麻病人有恶心呕吐或术后消化功能紊乱,术后可禁食1~2天,给予静脉补液,病情稳定后可逐步恢复饮食。
3、由于手术切口待恢复,应禁酒及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