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手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腹部
就诊科室:肝胆胰外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肝囊肿手术简介
肝囊肿手术是治疗直径较大且具有临床症状的肝囊肿的一种方式,其手术类型较多,主要有肝囊肿穿刺引流术、肝囊肿开窗术、肝囊肿切除术等,适用于存在肝囊肿巨大,或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的患者。
适应症
一、适应证:不通过手术类型,其适应证有所不同。
1、肝囊肿穿刺引流术:
(1)肝囊肿合并急性感染者;
(2)高龄危重病人,无法耐受彻底治疗者。
2、肝囊肿开窗术:
(1)先天性肝囊肿直径>5cm,或肝囊肿逐渐增大;
(2)边缘性囊肿,囊壁距肝脏表面1cm以内;
(3)囊肿与胆管未相通。
3、肝囊肿切除术:
(1)单纯肝囊肿的诊断不够明确、不能排除其它疾病的可能;
(2)囊液呈胆汁样,怀疑囊肿和胆管相通;
(3)肝囊肿且囊肿内存在出血;
(4)肝囊肿合并急性感染。
禁忌症
二、禁忌证:
1、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的患者;
2、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
3、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4、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5、皮肤、软组织感染者。
肝囊肿穿刺引流术;肝囊肿开窗术;肝囊肿切除术。
准备
1.检查:进行临床诊断,了解患者病史,做肝脏彩超检查,心电图及相关检查。
2.营养支持:准备恰当的身体营养,特别是对老年患者,要源源不断的保持液体供给,根据病情及体况增强营养补充支持,不但提供营养,还具有疗效。
3.准备手术物品:术前准备合适的手术器械,手术期间向患者注射麻醉药物,防止感染严格消毒消毒,准备护士及其他医护人员,完善操作,提高护理的质量。
4.住院准备:需要做好住院准备,准备住院的开销,并告知相关家属关于病情变化,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确定手术的时间。
手术过程
1.麻醉:接受手术的患者需要首先接受麻醉,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安全处于病情稳定状态。
2.打开病变区:手术医生会通过X射线或CT扫描确定病变的位置,通过合理的切口打开病变区,观察病变部位内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大小是否正常。
3.切除肝囊肿:如果囊肿大小正常,可以直接进行切除,但如果肝囊肿较大,可能需要先切开它,然后清理内部囊腔中的分泌物,再进行切除。
4.分析活检标本:经过肝囊肿的取出,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解剖分析,以确定病变类型,判断肝囊肿是否有肿瘤细胞,准确判断后续诊疗方案。
5.闭合切口:进行肝囊肿的切除时,手术医生会对病变部位进行清洁和整理,完成切除操作后,再用线缝进行闭合,使肝脏受到最小的损伤,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疼痛。
注意事项
1.详尽地进行肝脏影像检查、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以排除肝囊肿以外的内科疾病。2.行全麻,经腹腔镜技术可进行肝脏内疾病的手术,减低术后或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创伤,更易控制术后循环系统的稳定情况。3.尽量根段肝囊肿的整块切除,以减少肝囊肿复发的风险。4.对患者的年龄、记忆、性格等状况要仔细询问,提高手术精细化,保证手术安全。5.术后要检测肝功能,观察肝囊肿是否消失、出血是否存在及以往病史是否有症状复发。6.术后应长期定期随访、定期检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不宜人群
1.尚未成年的儿童。
2.肝脏功能比较差的患者。
3.胆囊恶性肿瘤患者。
4.患有其他一些耐受性相对较差的慢性病患者。
5.既往手术史较多且出血并发症可能较严重的患者。
6.心脏功能及其他器官功能紊乱者。
并发症
1、切口感染:患者手术切口处出现红肿、渗液、压痛时,提示可能出现切口感染。2、出血。
3、腹水:肝囊肿手术后,创口可能发生炎症,导致出现腹水。4、囊肿复发:由于某些囊肿位置的原因,导致引流不充分,可能导致囊肿复发。5、胆瘘:当术中损伤了胆道、胆囊管时,可能出现胆瘘。6、引流管脱出:若患者剧烈运动、牵扯导管等,可能会导致引流管从体内脱出。
护理
肝囊肿手术会留下一定的创口,患者及家属要做好伤口护理,按时在专业人员操作下换药,若存在渗液、渗血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进行处理,防止伤口感染。
保健饮食
1、维持营养均衡:肝囊肿手术后,应当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以及充足的膳食添加物的营养均衡的饮食为主,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帮助痊愈加快病情的康复。
2、切忌暴饮暴食:肝囊肿患者不宜暴饮暴食,尤其是要避免高脂肪、辛辣利滞等刺激性食物,以及淀粉和刺激性高的食物,如辣椒等,以免加重病情,影响康复。
3、注意饮水:肝囊肿患者原则上应多喝水,以便排泄体内多余代谢物。但是在低血压或高血压病人,应根据血压水平适当规定每天喝水的量。
4、保持适当的饮食规律:肝囊肿手术后,饮食要定时、定量的进行,尤其不要熬夜,以免拖累体质和康复进程。
5、健康饮食:以蔬菜、水果、粗粮、低脂动物蛋白质等健康的饮食为主,可以有效地满足肝脏的需要,调节肝脏功能,增强其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