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瘘手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腹部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肾内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造瘘手术简介
造瘘手术属于择期手术,是指通过人工方式建立一个通道以便暂时或永久改变原有疾病导致的各种功能障碍,以期再行其他手术治疗。手术具体适应证、恢复时间等和造瘘类型有关。
适应症
一、结肠造瘘术
用于直肠的感染、狭窄及梗阻。
二、胆囊造瘘术
1、胆囊炎急性发作需紧急处理,但伴有严重的心、肺、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不能长时间耐受手术。
2、胆囊炎急性发作,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者。
3、老龄患者胆囊炎急性发作,但有明显合并症。
4、胆囊急性炎症明显,水肿、充血、粘连严重。
5、胆总管下端的良、恶性梗阻,可作预备治疗。
6、建立胆道造影或胆汁检查的通道。
三、肾造瘘术
1、严重肾积水或积脓,肾功能不良。
2、梗阻性无尿不能耐受复杂手术者。
3、肾、肾盂及输尿管手术,暂时引流尿液。
禁忌症
一、结肠造瘘术
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有感染灶,不适宜手术者。
二、胆囊造瘘术
1、明确或疑有胆囊恶性肿瘤。
2、胆囊充满型结石。
3、胆囊萎缩。
4、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胆管有良、恶性的梗阻,且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
5、凝血机制严重障碍。
三、肾造瘘术
1、非尿路梗阻导致的肾功能不全患者。
2、有严重出血性疾病者。
1、根据疾病类型可分为:肠造瘘术、胆囊造瘘术、胃造瘘术、肾造瘘术、脑积水造瘘手术、动静脉造瘘术等;
2、根据手术方式可分为开放性造瘘手术、内镜造瘘手术。
准备
1.首先,患者应完成基本的血液检查,其中应包括血常规检查及凝血功能检查,以确保血液安全。
2.接着,检查患者的心肺功能,以确保他们能耐受术中机械通气(如果是全麻术)。
3.患者需要接受口腔检查,以确认可以使用麻醉镇痛药物,而无须作出更大的调整。
4.患者还需要接受心电图检查,肝功能检查,以确定术中是否需要使用肝内细菌抑制剂。
5.最后,患者需要接受胸部X线检查,以确定术中是否需要做一个肺动脉支架体积增加术。
手术过程
1.第一步准备手术:体检,获取患者的详细诊断报告,确定术前治疗,安排拔管,使用麻醉药,确定外科手术部位位置。
2.第二步实施手术:开创瘘口,将腹腔源输入管套入瘘口,将源主动脉置入管套,紧固管套和腹腔源间的结合处,确保管路的正确放置。
3.第三步清理和关闭手术:检查改变的循环,擦拭手术区,填补瘘口,采用合适的手术缝合样式,添加外科抗生素,最后封口处理。
注意事项
造瘘手术的术中风险主要是相应的各脏器损伤,如结肠造瘘术可因操作不良而造成结肠切除过多、失血等,因此,以预防为主,即在施行手术时应重视规范操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若已发生则应按具体情况予以及时处理。
不宜人群
1.晚期肺结核患者。
2.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3.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
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5.肿瘤患者。
6.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7.心理异常者。
8.身体运动功能受限的患者。
9.各种传染性疾病患者。
10.其他不利于术后恢复的患者。
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主要有:1、术后出血、血肿。
2、术后感染。
3、术后淋巴漏。
4、瘤栓治疗结果不理想。
5、带状疱疹。
6、淋巴管异物感染。
7、复杂静脉栓塞。
8、术后截肢及关节结核等。
护理
1.保持便秘,促进瘘胃恢复。
2.避免运动,防止瘘管断裂或移位。
3.坚持洗澡,保持瘘口清洁,及时更换创口外层材料。
4.加强营养,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的食物摄入。
5.及时做定期复查,以了解瘘口恢复状况。
保健饮食
一、控制营养:术后饮食以营养清淡为主,不宜过于油腻,要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如鸡蛋、豆浆、豆腐、蔬菜、水果、鱼汤等。
二、控制饮食:术后饮食要均衡,每餐分量不宜过大,不要空腹进食,术后及休息期间,要清淡饮食,以菜汤类、蛋类食物为主,每日进食6餐以上,少量及频繁。
三、合理安排饮食:术后应多吃具有温热疗效的汤类、鱼类、禽类等,以研磨成糊状一次性用量,并少食生冷类食品,更不能吃冷热搭配的食物。
四、加强营养补充:重要是注意摄入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补充,可在食用全谷物类食品中取得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五、去湿护肝:去湿的饮食是病后的重要内容,适量地摄入蔬菜、果蔬、豆类等熟食,来帮助去除体内湿液及排毒调节体内代谢,同时增加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