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清创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血管外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全身麻醉
血管清创术简介
血管清创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挽救伤肢,术前应暂时止血,防止休克,改善血运,并做好伤肢准备,但是一般不要注射抗凝剂。术后保证正常生命体征前提下应着重防止感染。
适应症
一、适应证:
1、伤口持续出血或反复出血者。
2、皮下搏动性血肿,或肢体周径不断增加,有深部血肿可能者。
3、伤肢有温度下降,脉搏消失,皮色苍白、麻木,运动功能减弱等急性缺血征象者。
4、深部刺伤或贯穿伤疑有重要脏器或组织损伤者。
禁忌症
二、禁忌证:
1、凝血机制有严重障碍者。
2、存在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一些具出血倾向的疾病的患者。
准备
1、暂时止血:一般用加压包扎、填塞等方法暂时止血,尽量少用止血带。并有骨折的肢体,需暂时固定。
2、防止休克:迅速输血、血浆或其他扩容剂(如右旋糖酐)以控制休克。紧急时先输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
3、改善血运:如血压较为稳定,可作交感神经节封闭,改善伤肢血运。对闭合性损伤,交感神经节封闭可以鉴别血管损伤与血管痉挛。交感神经节封闭后,如伤肢血运的严重不足未能立即改善,即需手术探查。
4、抗凝剂:若手术必须延迟到几小时之后,在伤员无急性出血情况下,可考虑静脉或皮下注射肝素,以减少血管远端血栓形成的机会。
5、伤肢准备:整个伤侧肢体的皮肤均需消毒。
手术过程
1.入路:通过手术穿刺或其他武器和药物,将需要清除的血管部位暴露出来。
2.清创:用手操作或通过冷冻等方式,移除不正常的部位。
3.血管吻合:对切开的血管进行吻合,以确保血液正常流动。
4.收尾:将清除的部位补救,最后完成复位和恢复。
注意事项
1.手术前应作好详细的解剖外科学检查,确定血管病变、查明病变部位及其遍布情况。2.注意麻醉及阻滞性药物的选择,以免给血管带来二次损伤。3.手术时,应实施有效的准备,以便能够有效把握完成血管清创的过程。4.血管清创手术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经过熟练的操作,才能得以完成。5.加压造影、电切手术等手段能有效地辅助完成血管清创。6.采取外皮缝合术,以保证及时疗效与安全。7.抓紧术后随诊,以观察血管是否发生再狭窄、瘤块是否再生等情况。
不宜人群
不宜施行血管清创术的人群包括:1.心功能不全者。
2.肝功能不全者。
3.胃肠道出血者。
4.慢性肾衰竭者。
5.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患者。
6.合并有支气管哮喘或神经衰弱等慢性疾病的患者。
7.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8.接受过血液稀释的患者。
9.合并过敏反应的患者。
10.年龄小于18岁的未成年人。
并发症
清创术后并发症可能包括出血、感染、脑缺血、异物残留和出血性程度不足等。
护理
1.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2.加强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
3.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
4.监测血液凝固情况,防止出血。
5.加强心理支持,促进治疗效果。
保健饮食
1、宜食用新鲜水果蔬菜等清淡饮食。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