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位牵引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生殖
就诊科室:产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臀位牵引术简介
臀位牵引术是指胎儿的全部分娩均由术者牵引完成,可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降低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适应症
一、适应证:
1、子宫颈口已开全或接近开全,出现脐带脱垂或胎儿窘迫,胎儿尚存活,为抢救胎儿无法即时进行剖宫产结束分娩者。
2、双胎妊娠,第一胎儿娩出后,第二胎儿出现脐带脱垂或胎儿窘迫须及时结束分娩者。
禁忌症
二、禁忌证:
年迈体衰,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差,手术无恢复希望者。
准备
1、产妇膀胱截石位,外阴消毒,导尿。
2、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3、初产臀位或会阴较紧的经产妇,须作较大的会阴切开。
4、作好新生儿复苏抢救准备。
5、准备好后出头产钳。
手术过程
1.消毒、导尿,阴道检查确无骨盆狭窄,估计胎儿能通过,宫口开全。
2.作会阴中侧切。
3.未破膜者行人工破膜,注意有无脐带滑出。
4.牵胎足,全臀或不全臀者胎足或膝即在先露部位。
5.伸臀时,先用双手示指勾住胎儿腹股沟,边旋转边用力向下牵引娩出儿臀,然后牵出胎足。
6.两手抱臀向前牵引,使胎体顺着盆轴侧屈而出。以后步骤同臀位助产术。
7.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宫颈、阴道及会阴的裂伤情况,及时修补。
8.术后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抗生素及缩宫剂。
注意事项
1、及时做好预防护理,避免因护理不及时或不足,导致极低出血来源不良反应。2、行术前,应进行全面的既往病史及体征检查,确定臀位牵引术是否适术者。3、在牵引操作过程中,护士应定期检查术者的血压,心率,循环情况,以便密切监测血液循环。4、根据术者的情况,及时调节术中的带压,防止血管破裂等不良后果的发生。5、牵引期间,护士应频繁检查术者的皮肤及隐蔽部位,确保有良好的托山效果及使局部皮肤干燥,并及时给予活动护理。6、如有气管异物或呼吸不畅情况,应尽快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免发生意外情况。7、避免长时间牵引,每次牵引时间应不超过20分钟,牵引次数不宜超过2次,以避免术者出现过度关节施力而受伤的情况发生。
不宜人群
1、先天性肋间隔狭窄、脊柱先天畸形的患者。
2、腰椎脊柱受伤及脑中风后遗症的患者。
3、行动不便及无人帮助的患者。
4、腰椎骨质增生或瘤症的患者。
5、年龄较大的患者。
6、有心脏病、强烈的呕吐或精神错乱等症状的患者。
7、腰椎间盘脱出或骨质状变患者。
8、胎膜早破、胎儿宫内反位、低血糖症、孕期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易发出血的患者等。
并发症
1.膀胱创伤:由于腹膜撕裂、折叠或顺应可能会引起膀胱或尿道损伤,从而影响排尿功能。2.附件伤:由于侧向和背向牵引过程中的不正确,可能会损伤脐部附件。3.关节损伤:关节的失灵、变脆或骨折可能是由于牵引过程中的不正确操作引起的。4.摔伤:随着母亲产后的体力可能会出现不按常规步骤进行的牵引操作,从而导致新生儿摔伤。5.腹部伤害:牵引过程中没有完全控制好力度,在牵引面上可能造成周围组织和器官的损伤。6.脊髓损伤:由于实施臀位牵引时缺乏护理知识,可能导致新生儿脊髓损伤。7.膝关节和髌骨损伤:在牵引过程中新生儿的髌骨损伤。
护理
1.术后需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扭转腰部。
2.术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恢复日常活动,如坐起、行走和上下楼梯等。
3.术后需注意肠道功能的恢复,如保持饮食清淡、多喝水、避免便秘等。
4.定期更换臀位牵引装置,保持清洁和卫生。
5.定期接受康复训练,促进肌肉和关节的恢复功能。
6.注意切口伤口的保洁和换药,避免感染和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7.术后避免受凉,保持室内环境温暖。
8.术后注意心理调节,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
保健饮食
1.尽量低盐饮食,最好是低盐饮食。要少食高热量食物,减少糖摄入量。
2.食物多样化,进食各类营养均衡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大豆制品、瘦肉、鱼、蛋白质及脂肪等。
3.宜选择低脂肪及高营养的食物,避免油炸、甜食及油腻的食物。
4.多食饮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绿色蔬菜等。
5.饮食应少食多餐,尽量控制餐量。
6.每天均应坚持适量运动,如慢跑、散步等,以保持身体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