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骨
就诊科室:骨外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全身麻醉
切开复位术简介
切开复位术主要是用来治疗骨折的,是指用手术切开的方法暴露骨折断端,然后进行复位的一项手术。切开复位术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记载了,但真正广泛应用是在19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磺胺药、青霉素的出现,切开复位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广泛推广,并且目前还在世界各国被普遍应用。
适应症
1、开放性骨折或开放性关节创伤。
2、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不能维持其对位而有严重移位。
3、手法不能复位的骨折,比如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以及某些关节内骨折。
4、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严重影响功能。
5、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需要手术探查者。
禁忌症
骨折患者年龄较大,且无明显症状,功能受限不明显。
准备
1、术前需要常规行病肢牵引,完善术前常规检查,选定切骨部位,做好手术设计。
2、术前备皮。
3、术前备血200~600ml。
手术过程
1.皮肤切开:在骨折处做一个横向切口,暴露出割断的骨头。
2.切开和复位:用可移动组织夹持两端的骨头,然后移动到正确位置,检查是否能够回复正常的骨头对齐
3.内固定:将选择一种内固定材料,如手术钉,内固定器,可轻松完成。
4.皮肤补位:使用缝合材料缝合横向切口,以恢复皮肤形状。
5.夹板位置调整:夹板和夹头位置可以按照不同的患者的特点调整,使得夹板的把握程度更好。
注意事项
1、切开复位术是处理外耳道畸形和鼓室联合畸形等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患者必须根据医生的指示,注意事项,才能确保治疗效果:2、在进行切开复位术前,需要及时做好充分的准备,服用抗菌药物和抗过敏药物,防止术中引发的感染和过敏反应。3、进行切开复位术前,术者需要掌握患者相关个人资料,如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以便于更好地规范操作,避免出现意外情况。4、对患者做好后续随访服务,特别是潜在的并发症症状,应及时复诊,以及定期进行听力测试,确保术后有效恢复和治疗。
不宜人群
1.患者有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
2.患者身体免疫力低下者。
3.患者有心脏病、肝病、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
4.患者有严重的感染,如肺炎、脓毒症等。
5.患者患有大肠癌等恶性肿瘤者。
6.患者存在神经系统疾病者。
并发症
一般手术后可能出现感染、出血、疼痛、气胸、淋巴管扩张等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也包括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呼吸衰竭、肺炎,以及淋巴结核病变等。
护理
1、术后需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和呼吸情况,保证输液、输血通畅。
2、术后3日摄片检查关节复位情况。如有脱位或复位不佳,应重新石膏外固定或及早行二次切开复位手术。
3、术后4~6周拆除石膏外固定。
4、复查情况良好者,应短期固定锻炼。
保健饮食
1.多吃新鲜的蔬菜,多吃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高热量类食物。
2.多喝水,适量补充水分。
3.少喝酒,少咖啡,多饮果汁、茶、果蔬汁。
4.少吃加工食品,多吃天然食物,多摄取动物蛋白,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5.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一定要有足够的睡眠。
6.不要熬夜,尽量准时睡眠,少看电视,躲开吵闹的地方。
7.不要急慌,保持心态良好。
8.多参加户外活动,让自己远离空调、电脑和电视。
9.及时进行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10.少吃甜食、咸食、油炸食品等对身体有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