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手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生殖
就诊科室:妇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子宫息肉手术简介
子宫息肉手术包括宫颈息肉手术和子宫内膜息肉手术,属于择期手术。宫颈息肉手术通常避开月经期并除外妊娠即可,而子宫内膜息肉手术通常在月经干净后进行,通常建议月经干净3~7天左右手术,尽量避免在临近月经前手术。
适应症
一、适应证:不同类型术式有不同适应证。
1、宫颈息肉摘除术、宫腔镜宫颈息肉切除术:
适于宫颈息肉摘除术适合蒂部较细、数量少、操作简单的宫颈息肉;宫腔镜宫颈息肉切除术适合体积较大、反复发生、数目较多的宫颈息肉。
2、诊刮、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怀疑子宫内膜息肉者。
禁忌症
二、禁忌证:
1、外阴、阴道、宫颈等生殖道急性、亚急性炎症。
2、全身或其他部位急性炎症。
3、早期妊娠。
4、其他身体疾病,无法耐受手术,如糖尿病血糖控制不满意等。
(1)子宫颈息肉切除术:该操作是常见的子宫息肉手术,采用全腹腔镜技术,操作时从腹腔内取出子宫,在子宫颈处剪除息肉,子宫及子宫颈的边缘正确清除,术后无需包扎。
(2)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通过全腹腔镜技术,同时取出子宫及其假卵巢,后应灌注子宫和附件。随后在子宫内膜表层切除息肉,接着清洁子宫及其假卵巢,术后不需要包扎。
(3)子宫外膜息肉切除术:也采用腹腔镜技术,从腹腔取出子宫,紧接着从子宫外膜或子宫内膜表面切除息肉,并彻底清洁被切除的子宫外膜,术后不需包扎。
准备
1.检查血液:主要包括血常规(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氧(血氧饱和度)、生化检查(尿素氮、血清肌酐)、甲状腺激素(FT3、FT4)、21羟基类固醇(17-OHprogesterone)等。
2.心电图:检测心脏的电信号,对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应提前进行检查,以确定术前是否安全进行手术。
3.彩超检查:对宫颈及子宫形态、大小、质地及粘膜皱襞进行观察,以及检测与肉瘤有关的腔内及外积液量。
4.外阴检查:外阴及阴道检查,可确定息肉病变所在位置,此外还可对相关疾病的排查(如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
5.免疫检查:筛查有没有必要进行肉瘤消除术的免疫系统;如HIV感染等。
手术过程
1.体外循环:在手术的进行中使用体外循环设备,通过引流泵将血液循环出去,并拆除宫腔中的组织,以防碍手术过程中的干扰;
2.腹腔镜手术:选择有利的操作位置,追踪可能息肉的位置,使用电子镜和抓子等设备,从腹腔中精确地定位和摘除息肉;
3.结扎线:如果息肉发炎,可以进行结扎。结扎术可以断开息肉同宫腔的连接,促使多余组织消失;
4.激光切除:如果息肉很小,可以用激光迅速切除多余组织。同时,此种治疗可以避免息肉再生及出血;
5.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对术后护理十分重要,及时处理出血、坚持治疗,温馨提醒:腰胁部和腹部术后注意保暖,尽可能降低体温,预防感冒。
注意事项
1、术后1月内禁止性生活。2、注意保持外阴部清洁,每日用温开水清洗,建议淋浴,不要盆浴,若有阴道出血不要在阴道内放置包括卫生棉条在内的任何物品,及时更换卫生巾等。3、患者常有焦虑情绪,家属应及时给予关怀,减轻其心理负担。
不宜人群
1、孕妇。
2、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3、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4、胸膜炎的患者。
5、具有特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如有发热、结膜炎、瘙痒等。
并发症
1、出血:由于宫息肉组织脆弱,术中破坏非常可能,易出现术后出血。
2、短暂发热:一般在术后24-36小时内发生发热现象。
3、恶心/呕吐:在手术期间所使用的麻醉剂会导致恶心呕吐。
4、腹泻:宫腔积液及消毒剂的残留也会引发腹泻现象。
5、感染:术后如果发现体温升高,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6、坠胎:宫息肉手术后,如果有急性发炎现象,会引发坠胎。
7、子宫收缩:比较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子宫收缩、发痛等症状出现。
8、瘢痕结缔:宫壁瘢痕较大,会增加术后结缔发生的可能性。
护理
1、积极咨询:行子宫息肉手术术后,应主动沟通,了解息肉的病情、治疗情况,行术后复查,及时矫正体位及加强体育锻炼等。
2、注意休息:术后至少保持2个月的安静休息,及时进行休克治疗,缓解压力,防止复发。
3、保持卫生:术后应当注意局部分泌物和伤口清洁,定期清洗伤口,避免感染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不可过度劳累:术后的2-3周不能过度劳累,可少量活动或散步,以适应体力过度变化。
5、注意营养:术后应适当饮食,补充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促进伤口恢复。
保健饮食
1、若未接受麻醉,则术后可正常饮食。
2、麻醉下手术患者,待麻醉恢复后,可正常饮食。
3、不要喝酒和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4、恢复期合理膳食,适当加强营养,选择易消化、富含铁、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
5、远离垃圾食品,避免摄入大量的糖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