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手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腹部
就诊科室:肿瘤科,胃肠外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肠癌手术简介
肠癌常指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癌症,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是诊疗的关键。而肠癌手术一般可包括常规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微创手术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早期的肠癌,早期通过手术一般可获得根治。对于中晚期的肠癌,通过手术取出肿瘤,再辅以化疗、放疗等手段,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适应症
1、Ⅰ、Ⅱ期和部分Ⅲ期肠癌。
2、肠癌患者全身状态和各脏器功能可耐受手术。
禁忌症
1、部分Ⅲ期及Ⅳ期肠癌。
2、肠癌患者存在恶病质。
3、肠癌患者心肺功能差或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系统疾病,不能耐受手术。
常规开腹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等。
准备
1、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等。
2、术前1-3天进清淡饮食或无渣饮食,术前1天晚上进流质饮食,手术当天禁食。
3、术前给予短时、广谱、高效、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
手术过程
1.麻醉:对于肠癌手术,患者需要接受全身麻醉。这能确保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2.切口:医生会在患者的腹部开一个切口。大小和位置会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来确定。
3.处理癌瘤:一般来说,医生会先将附近的淋巴结取出来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有转移。然后,医生会切除肿瘤及周围一定的组织。如果肿瘤比较大或已经扩散到其他组织,医生可能需要切除整个结肠或直肠。
4.排出废物:在切除肿瘤后,医生会将患者的肠管重新连接。这样可以让排出废物的通道恢复正常。
5.缝合:当所有需要处理的组织被处理完毕后,医生会将伤口缝合起来。
6.观察:一般来说,患者需要在病床上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手术后出血和感染率降到最低水平。
注意事项
1.备好充足的器械及药品,将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器械和药品都备齐。2.正确掌握病例的肠道清洁程序,并尽可能地改善肠道环境。3.恰当处理毛细血管,以减少血液流失。4.及时处理尿液滴斑和溢液。5.及时性地清除癌细胞组织,以防癌细胞再生。6.扩大肠腔,将瘤及周围组织完整摘除。7.正确识别囊息肉,以准确界定病变大小及范围,并及时调整手术方案。8.充分利用胰管镜与缝合镜,术中建立合理有效的胰液循环,尽可能减少残疾。9.及时将肠道重新建立通畅,以保持肠道运动的正常。10.及时评价术后患者病情,建立合理的营养支持和术后护理措施,确保良好术后恢复。
不宜人群
1、晚期肠癌患者:晚期肠癌患者的肿瘤已经发展到晚期,转移到周围器官和组织,手术治疗的实际效果不好,很多晚期肠癌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2、年龄大的患者:肠癌手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可能会产生多种并发症,年龄大的患者应考虑肝胰外科手术的风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3、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如果患者存在其他并发症,包括代谢紊乱、糖尿病、心脏病等,那么手术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症状,因此不适宜手术治疗。
并发症
1、出血:由于肠癌手术位置复杂深,易发生出血,可能会出现大出血,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会影响患者生命安全。2、感染:肠癌手术出血及损伤增多,容易发生感染,如发热、伤口脓肿、嗜酸乳杆菌病等会对患者形成威胁。3、肠梗阻:由于肠癌手术缝合可能不完善,容易导致肠梗阻,患者会出现腹胀、恶心及腹泻症状。4、营养不良:肠癌手术后消化能力可能受损,容易引起肠道功能衰竭,出现营养不良情况。5、炎症反应:由于肠癌手术需要去除淋巴结,可能导致肠缘部引起浅表炎症反应,异样症状可有不同。6、肠系膜吻合不良:容易出现松脱和渗漏,可能会导致腹水和进行病理检查时发现腹膜下液。
护理
1、术后应禁食3-5天,给予足够的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当恢复肛门排气后,可考虑经口进食后,可先试饮水,再流质、半流质饮食,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2、术后2-3天应尝试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加速术后康复。
保健饮食
1、把饮食以瘦肉、坚果、豆制品、新鲜蔬菜、新鲜水果为主,少量动物内脏类料理。
2、戒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
3、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4、适当进行低强度低速度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5、服用抗癌药物或营养状态良好的治疗药物,提升机体抵抗力。
6、多吃蔬菜水果,可以补充营养物质和维生素。
7、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少食甜食。
8、尽量减少产氧运动。
9、避免大幅度减重以免加重病情。
10、按照医嘱坚持口服抗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