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手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头部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手术方式:介入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全身麻醉
帕金森病手术简介
帕金森病手术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脑深部核团毁损术(俗称细胞刀手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俗称脑起搏器手术),其中脑起搏器手术在临床上应用较多。
适应症
一、适应证:
1、原发性帕金森病,且曾经服用左旋多巴有确切效果。
2、药物治疗的效果逐渐下降,或药物治疗出现副作用或症状波动。
3、帕金森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
4、患者不存在明显的智力障碍,且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和随访。
禁忌症
二、禁忌证:
1、凝血机制障碍患者。
2、存在局部感染者。
3、有严重心肺疾病或者严重高血压者。
4、其它:有严重精神、智能障碍,严重自主神经障碍以及有假性球麻痹者,或患者身体条件不能耐受手术,不同意手术者。
脑深部核团毁损手术(俗称细胞刀手术);脑深部电刺激术(俗称脑起搏器手术)。
准备
1、患者需进行系列术前神经功能评估,包括运动量表评分、情绪评分,需完善颅脑功能磁共振影像检查。
2、做些基础的检查,比如胸片、心电图和术前常规各种血液指标检查。
3、术前一天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停药、减药。
4、手术当日清晨还要安装头架,戴头架做CT或MRI,用于术中手术计划和靶点定位。
5、其他:术前充足睡眠,患者要保持精力充沛、不要焦虑紧张。术前一晚禁食、禁饮。
手术过程
1.准备手术:医生会进行全面的检查,确定手术位置,准备相关操作器械和药物。
2.术前设置:医生会使用电脑辅助影像设备定位手术损伤区域,并设置释放药物的器械。
3.开始手术:医生会运用电刀对目标区域进行缝合,并将释放药物的器械放置到病人脑部腔内,有效地释放药物或细胞治疗。
4.术后恢复:病人会接受持续的术后监护,以防发生并发症,及时检查术后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注意事项
1.一定要确定术前的身体情况,如血压,血糖,心脏功能等。
2.手术需要的药物应在术前提前使用,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术中,精心控制血流,注意闭合血管及神经,需要使用辅助护理手段,防止术后出血和感染。
4.术后定期检查,确保脑部功能恢复正常。
不宜人群
1.年龄小于18岁的患者。
2.存在其他疾病的患者。
3.身体状况不良的患者。
4.子宫、胰腺或肝脏受到损害的患者。
5.血压过高或过低的患者。
6.具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
7.存在未治愈胃溃疡的患者。
8.免疫功能障碍的患者。
9.心脏衰竭、心肌梗死或中风患者。
并发症
1.脑出血:术后可能出现脑出血,导致进一步的脑损伤,或者甚至瘫痪的情况。2.脑炎:术后可能出现脑炎,会引起热、头痛、头昏、发热和呕吐等症状。3.脑梗死:有时神经衰弱术后也会出现脑梗死,表现为瞳孔扩大、意识丧失和对感觉或运动的不全。4.感染:由于术后加大了囊膜及其液体的接触次数,可能会出现脑膜炎的感染。5.肿瘤恶变:术后可能会出现脑癌等肿瘤的恶变,症状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头晕,头痛,胸口异物感等。
护理
1.每天进行足底按摩,缓解肌肉抽紧,促进血液循环。
2.加强营养均衡,制定营养治疗方案,以确保身体营养供给达标。
3.使用助行器或助行椅正确移动,避免受伤的可能性,并及时使用物理治疗。
4.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
5.合理安排日常活动,应避免过度的情绪变化和紧张,有助于放松身心神。
6.遵医嘱合理服用药物,确保有效控制病情。
7.拓宽患者视野,增加精神抒发渠道,鼓励其参加社会文化活动。
保健饮食
1.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选择低脂、低盐等不饱和脂肪酸和钠的食物,尽量避免摄入含淀粉的食物,增强蛋白质的摄入,并定期进行补充亚麻籽等营养物质,帮助病人摆脱病痛困扰,同时充分补充水杂质。
2.每天充足的休息睡眠:可让病人获得有效的身体休息,促进改善病情。
3.定期运动:适当强度的运动,可以增强患者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系统健康,同时能够帮助改善及维护病人肢体活动能力。
4.利用保健用品:可以使病人舒适,帮助其促进健康。
5.及时适当医疗: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可以减轻、控制疾病的发展,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延缓病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