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骨髓炎手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骨
就诊科室:骨外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全身麻醉
化脓性骨髓炎手术简介
化脓性骨髓炎手术有很多,对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可考虑行钻孔引流术、开窗减压术等。对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可考虑行死骨清除截骨术、软组织脓肿清除术、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缺损骨重建术等。
适应症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及病灶局部症状严重。
2、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现死骨形成,存在死腔及窦道溢脓等。
禁忌症
1、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不宜作病灶清除术,应以抗生素治疗为主。
2、大块死骨形成而包壳尚未充分生成者,过早取掉大块死骨会造成长段骨缺损,因此不宜手术取出死骨,须待包壳生成后再手术。
3、无局部脓肿,且症状逐渐消失,其后X线片骨髓炎表现也将逐渐消失,可不用手术。
钻孔引流术、开窗减压术、死骨清除截骨术、软组织脓肿清除术、抗生素骨水泥植入术、VSD负压封闭引流术、肌瓣或肌皮瓣填塞术等。
准备
1、需完善术前检查,以明确死骨及死腔位置,确定手术切口途径。
2、术前2-7天开始遵医嘱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3、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饮。
手术过程
1.手术准备:医生会为病人进行全面的心肺功能检查,并在必要的情况下为病人做其它检查,以评估其手术风险。病人会接受全身麻醉,并接受较强的抗生素疗法和抗炎症用药。
2.开口:为了切开骨髓周围的组织,医生会在该部位进行一个小切口,以便切割骨髓和游离细胞,以确保彻底清除脓性骨髓炎病灶。
3.清理:在随后的几个小时中,医生会采用超声波,特殊器械和闪光台来彻底清理和消除病变组织。
4.替换:储备的无菌的新鲜骨髓有助于重新恢复骨髓的正常功能,减少手术后出现的情况,帮助患者最快速度恢复健康。
5.护理:当手术完成后,患者将会被放置在一个护理站,并定期进行检查,持续观察和评估骨髓替换效果,以及为患者提供药物等治疗。
注意事项
1.保持手术清洁,采取无菌技术。2.切口长度要适中,合理安排切口位置,避免神经,血管等软组织的损伤。3.注意局部灌洗及消毒,采用有效的抗生素,充分有效的邻接部位的消毒,防止传播感染。4.手术过程中严格把握每一步骤,注意细部包扎,充分防止细菌的外溢,减少手术的反复性和感染的风险。5.术后持续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调节。
不宜人群
1、免疫功能较弱的患者:免疫功能较弱的患者,如免疫抑制症、恶性肿瘤患者、艾滋病患者、血液病患者等,其免疫力较弱,由于脓性骨髓炎手术可能会造成伤口感染,故不宜接受脓性骨髓炎手术。2、心脏病或肾脏病患者:心脏病患者或肾脏病患者,其身体耐受性较差,一旦伤口感染就容易引发心脏、肝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故此类患者不宜接受脓性骨髓炎手术。3、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的体力耐受能力及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差,因此手术创伤更大,手术风险也较高,更不宜接受脓性骨髓炎手术。4、老年人:老年人的血液循环较差,而手术创伤较大,无法保障血液循环正常,易出现并发症,所以老年人不宜接受脓性骨髓炎手术。
并发症
化脓性关节炎。
护理
1、术后需多卧床休息,患肢用石膏托固定,抬高患肢。
2、继续全身支持疗法及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保健饮食
1、多饮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如苹果、菠菜等。
2、适当加强营养,可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含钙质的食物。
3、宜以清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