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下肢
就诊科室:血管外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简介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曲张静脉剥脱术、交通静脉结扎术、自体皮肤移植和组织工程皮肤移植、静脉瓣膜移植术、静脉瓣膜修复术等。
适应症
一、适应证:
1、伴有血管内血栓形成的患者;
2、皮肤溃疡巨大或经久不愈者;
3、伴有下肢酸胀不适,沉重疲劳感,或严重色素沉着者;
4、进行硬化剂注射后不耐受的患者。
5、下肢静脉曲张明显,影响下肢美观,有治疗需求的患者
禁忌症
二、禁忌证:
1、布加综合征所引起的下肢静脉曲张等;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下肢静脉曲张;
3、妊娠,哺乳期患者;
4、严重器质性疾病(冠心病、脑梗塞、肾衰、心衰、严重高血压等)不能耐受手术者。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曲张静脉剥脱术、交通静脉结扎术、自体皮肤移植和组织工程皮肤移植、静脉瓣膜移植术、静脉瓣膜修复术等。
准备
1、首先,患者应该做相关检查,如全身血液检查、血流动力学检查等;
2、肝、肾功能检查,排除与术前准备不和的药物;
3、检查心电图、肺部X光片,做好心电监护,血气分析;
4、对患者护理做好安排,择期行手术;
5、术前次日安排静脉穿刺,检查凝血功能,防止术中出现溶血性休克或者血栓形成;
6、术前安排适当的降炎和抗感染药物,预防术后的感染;
7、宣传知情同意书,了解术前准备、术中与术后预期结果。
手术过程
1.麻醉:患者需要行麻醉,一般推荐在静脉麻醉或全身麻醉,以减轻胃肠手术过程中手术患者的痛苦感。
2.开放血管:外科医生会以腔镜的方式打开患者下肢的血管,以检查受累血管或识别病患的具体部位。
3.放置止血带:外科医生会在腔镜的作用下,在受影响的血管周围放置止血带。
4.对换血管:在选定的血管上,外科医生会通过采用对换的方法,对被损害的血管进行对换。
5.结合血管:经过对换操作后,血管将被结合在一起,以确保血流畅通。
6.关闭损口:外科医生会在结合血管后,将损伤口用特殊材料缝合关闭。
7.病患开展康复:外科医生会在术后给予病患适当的康复指导,保证手术后能达到最佳方案。
注意事项
1.在进行手术前应全面了解病人的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特别是血液系统和肾脏功能的检查结果。
2.手术前应提前准备好备用的药物输液,并熟练掌握各种复合药物的使用方法。
3.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血液凝血因素,调整心肺功能和体温,以免出现大量出血或体温变化过快等情况。
4.手术结束后,应对患者进行恰当的观察和治疗,特别是密切监测血液凝血功能和体温,防止手术后出血发生。
5.合理使用抗凝血药物,以防止出血。
不宜人群
1.先天性下肢静脉畸形患者。
2.其他病变下肢静脉夹层患者。
3.血管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管病变的患者。
4.心脏衰竭等肺动脉不通畅的患者。
5.糖尿病患者。
6.重度外伤及感染性疾病患者。
7.高龄、身体虚弱的老年患者。
8.其他脏器功能异常的患者。
并发症
1、术后复发:术后几周内出现小动脉曲张的情况,尤其是股静脉束的下端动脉曲张,是最常见的复发现象。2、出血:术后病人出血时常发生,应及时止血。3、出血性休克:由于术中和术后出血过多而导致血容量特折,常见于动脉曲张病切除术后。4、侵蚀性病变:由于选择不当或术中误操作导致深侧伤口和周围组织的侵蚀性病变。5、感染:尤其是复杂治疗的患者,术后感染率更高,可能是由于气道组织或其他组织损伤所致。6、动脉瘤:术后出现动脉瘤可能由于术中的误操作造成的。7、血栓形成:术后血栓形成可能由于淤血、用力按压病灶、活动过少、血液凝固功能异常等多种原因。8、下肢水肿:由于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术后易出现水肿,术后几周至术后几个月能恢复正常。
护理
1、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要多休息,不要长期站立,睡时把患肢垫高,可以减轻血液郁积。
2、举高患肢后,包扎弹性细带或穿弹性医疗袜,可避免行走或站立时血液再充积于曲张的静脉内。
保健饮食
1、饮食应以无刺激的软食为主。
2、选择清淡的饮食,按时吃饭,可选择少食多餐的方式。
3、进食热量充足、高蛋白质、高糖、低脂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4、多吃蔬菜、水果,如果食材坚硬,可以榨汁后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