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头部
就诊科室: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全身麻醉
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简介
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有多种,对于破裂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考虑进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血管内栓塞术等;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发体积较大的脑内血肿时,可考虑进行血肿清除术;若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积水,可考虑进行脑脊液分流术等。
适应症
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出血量较大,病情较危重。
禁忌症
有凝血功能障碍,心、肺、肾等脏器功能差等,不能耐受手术。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血管内栓塞术、血肿清除术、脑脊液分流术等。
准备
1、完善术前检查,如进行脑部CT扫描,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分布,有无颅内血肿、脑积水、脑肿胀等。
2、术前1天洗净头皮,手术当日晨剃发。
3、备血,做好输血准备。
4、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手术过程
1.根据影像资料和临床诊断,采用钳夹法进行手术前置准备。
2.用标准器械切开蛛网膜,以暴露以血管及出血点。
3.用腔内真空吸引把出血点外周血液抽出,以控制出血。
4.在出血点附近用电器探测器及隔热灯检查视觉以确定具体位置及病变。
5.用电光处理仪处理出血点,以控制血管性出血。
6.完成操作后用压迫性缝合将蛛网膜吻合。
7.术后,用止血带极密压迫对出血点,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并根据情况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
注意事项
1.术前准备:患者应被评估并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常规检查、内科评估以及相关病史与药物历史的详细记录。2.术中监测:手术应在医疗设备完善的手术室内进行,应使用各种现代监测设备,以确保患者的状况得到及时监测和记录。3.手术技巧:手术应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使用现代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在手术中应保持温和,并且避免给患者造成额外的损伤。4.治疗后护理:患者康复期间需要密切监测,以确保恢复良好。医护人员应遵守相关医疗规范,并根据病人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5.注意并发症: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颅内压增高、脑血管意外、感染等。如果出现任何并发症,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不宜人群
1、体质虚弱的人。
2、有心脏病史、肝功能异常史、肾功能异常史等慢性病史的人。
3、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带孩子的人。
4、术前血浆血小板减少、血液凝固异常或者凝血功能恢复失调等凝血异常患者。
5、糖尿病患者或者其他免疫功能紊乱的患者。
6、严重休克患者。
7、心肌梗死的患者。
8、术前口腔溃疡患者。
9、新近出现感染的病患者。
10、重病人士或术后需要严格复苏护理的病患者。
并发症
脑疝、偏瘫、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等。
护理
1、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严格监测其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2、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等,以预防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
3、烦躁者可予以镇静药,头痛者可予以镇痛药。
保健饮食
1、宜清淡饮食,可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谷物、奶制品的名号,以补充营养。/2、
2、多喝温开水,忌辛辣、不易消化、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