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偏头痛性眩晕
概述
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反复性、发作性疾病,眩晕和头晕是最常见的主诉。
前庭性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前庭疾病之一,累及 1% 的普通人群或 11% 的头晕门诊就诊患者。已经在数个家系中发现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前庭性偏头痛。
该病与偏头痛的发作有相同诱因,包括月经、不规律睡眠、压力、体力消耗、脱水、食物和饮料,以及强烈的感官刺激,如视觉刺激等。
前庭症状达到影响但尚未阻止日常活动程度者定为中度,阻止日常活动程度者定为重度。
患者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或不稳感,发病时或发病前同时具有偏头痛史。
治疗分为药物性治疗和非药物性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并无特定的治疗药物。医生会给患者开具不同的药物以阻止头痛发作,这也被称为顿挫疗法。非药物治疗就是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前庭康复训练以及针灸治疗等。
患者可能并无偏头痛的症状,但有头晕症状及平衡问题。眩晕症状可发生在头痛前、头痛期间或头痛后。有时在眩晕症状出现前,患者可能已罹患偏头痛多年。
症状
前庭性偏头痛可出现自发性或位置性眩晕。有些患者先出现一段时间的自发性眩晕,随后转为位置性眩晕。40%~70% 的患者在发作过程中出现位置性眩晕。通常表现为旋转性而不是前后摆动的感觉,有些患者可能仅有或同时伴随更多的症状(如头晕、头昏、眼花、浮沉感、晕动病样感、头部游泳样或摇摆样感觉)。
前庭性偏头痛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前庭性偏头痛并不总引起头痛,其主要症状为时有时无的头晕。前庭是指内耳,主要用于控制听觉和平衡。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会感到:
持续超过数分钟的头晕。
恶心和呕吐。
平衡问题。
对运动极度敏感,当移动头部、眼睛或身体时,会感到恶心或晕眩。
无方向感或意识模糊。
感觉不稳,就像坐在摇摆的船上。
对声音敏感。
患者可能并无偏头痛症状,但有头晕症状及平衡问题。眩晕症状可发生在头痛前、头痛期间或头痛后。有时在眩晕症状出现前,患者可能已罹患偏头痛多年。
前庭性偏头痛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前庭性偏头痛的进展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
短暂的听觉症状。
恶心。
呕吐。
虚脱和易发晕动症。
病因
医生并不确定前庭性偏头痛的病因。类似于偏头痛,有关前庭性偏头痛的病因专家持多种不同观点。但发病原因目前仍知之甚少。目前公认的原因是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失败传导学说、皮质扩散抑制学说、神经递质重叠学说、神经递质重叠学说。
前庭性偏头痛的常见诱因有哪些?
月经。
应激。
缺乏睡眠。
脱水。
特定食物等。
哪些人容易患前庭性偏头痛?
有家族史者。
生活压力大者。
有长期用药史的人群。
过敏体质人群。
就医
每天记录偏头痛日志是重要的一步。尝试跟踪摄入食物、睡眠或压力水平的变化以及其他可能的触发因素。此外,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症状以及症状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日志和病史将帮助医生弄清楚发生的情况。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持续时间超过数分钟的头晕。
恶心和呕吐。
平衡问题。
对运动极度敏感,当移动头部、眼睛或身体时,会感到恶心或晕眩。
无方向感或意识模糊。
感觉不稳,就像坐在摇摆的船上。
对声音敏感。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疼痛科
医生如何诊断前庭性偏头痛?
尚无血液学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可诊断此病。但国际头痛学会和其他组织制定了首个诊断标准,以协助医生诊断。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提示患者可能罹患前庭性偏头痛:
过去或现在罹患偏头痛。
至少有 5 次眩晕发作,并伴有视物旋转或移动感。这与晕车或晕倒不同。
症状持续 5 分钟至 72 小时。
症状严重程度为中度至重度,这意味着会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或情况更糟以至于根本无法做任何事情。
至少半数发作伴随以下偏头痛症状之一:
头痛具有以下两种特征:单侧、搏动性疼痛;程度为中至重度,随活动而恶化。
对光或声音敏感。
视野中出现闪烁或闪光(偏头痛先兆)。
医生会使用磁共振成像检查患者的大脑,并进行听力和平衡测试,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耳部问题。
医生还会将其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梅尼埃病:头晕前,患者会感到一侧耳朵肿胀、闷热或疼痛。发作期间,一侧或两侧耳朵有耳鸣,患者还可能失去听力。前庭性偏头痛通常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脑干卒中:除眩晕外,患者还会有麻木、虚弱、言语困难和其他卒中症状。如果患者出现此类症状,或存在未确诊的新发眩晕症状,请立即就诊。
常用的辅助检查有:
纯音听力测量。
冷热试验。
眼震电图。
视频头脉冲试验。
脑干听力诱发反应。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磁共振成像检查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症状?严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已经出现了多久?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有没有家族史?
平时是否压力过大?
家中是否有其他人患有偏头痛或其他类型的头痛?
是否过敏?
是否使用可能导致头痛的避孕药或血管扩张药等?
是否注意到头痛在咳嗽、打喷嚏或剧烈运动后发生?
做过哪些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了前庭性偏头痛?
需要做哪些检查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治疗期间应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前庭性偏头痛并无特定的治疗药物。医生会给患者开具不同的药物以阻止头痛发作,这也称为顿挫疗法。
药物治疗
选药原则
根据头痛的严重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情况及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
药物选择的方法
分层法:基于头痛程度、功能受损程度及之前对药物的反应选药。
阶梯疗法:每次头痛发作时均首先给予非特异性药物治疗,如治疗失败再给予特异性药物治疗。
分层法治疗组不良反应稍高于阶梯法,但不良反应均较轻,仅表现为乏力、头晕、感觉异常等常见的曲坦类药物不良反应。应在头痛早期足量使用药物,延迟使用可使疗效下降、头痛复发及不良反应的比例增高。有严重恶心和呕吐时,应选择胃肠外给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止吐和促胃动力药物,不仅能治疗伴随症状,而且有利于其他药物的吸收和头痛的治疗。
药物选择
曲坦类药物。在出现头痛迹象时,患者可立即服用此类治疗偏头痛的药物。
前庭抑制剂。可缓解头晕症状并降低对动作的敏感度。此类药物作用于人体内耳的平衡中心。医生可能会给患者处方苯二氮卓类药物(例如劳拉西泮)、抗恶心药物(例如异丙嗪)、抗组胺药(例如氯苯甲嗪)等。
如果头痛频繁发作或前庭性偏头痛使患者失能,医生可能让患者尝试类似偏头痛预防的传统药物。经常服用此类药物可以减轻头痛的严重程度或减少发作频率。此类药物包括抗癫痫药物、降压药(例如 β 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和某些抗抑郁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抑制剂是一类新的预防性用药,如果其他药物无效,医生可能推荐此类药物。
如果头痛频繁发作或前庭性偏头痛使患者失能,医生可能让患者尝试传统偏头痛预防药物。此类药物包括:
加巴喷丁和托吡酯等抗癫痫药物。
降压药物,例如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
三环类抗抑郁药。
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或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SNRIs)。
其他治疗方法
经皮眶上神经刺激治疗仪是一种小型头带式的装置,可通过向额头发送电脉冲,刺激与偏头痛相关的神经。
单脉冲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在有头痛发作迹象时,将其放在脑后部,可发出磁脉冲刺激部分大脑。
无创迷走神经刺激仪是一种手持的便携式设备。当将其放置在颈部的迷走神经上时,会对神经纤维释放温和的电刺激,以缓解疼痛。
疾病发展和转归
偏头痛除疾病本身可造成损害外,还可以导致脑白质病变、认知功能下降、后循环无症状性脑梗死等。此外,偏头痛还可与诸如焦虑、抑郁等多种疾病共患。治疗应根据头痛的严重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情况及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通常可达到良好效果。
日常注意
了解头痛的触发因素有助于避免偏头痛相关眩晕的发作。巧克力、奶酪、酒精和含味精的食物都是某些患者头痛的触发因素。此类食物也会导致前庭性偏头痛发作。患者应暂时不吃此类食物,以观察症状是否有所缓解,这对患者自身而言也并无害处。
记录自身饮食也可以帮助判断眩晕症状是否与头痛相关。例如,对于梅尼埃病患者,高盐饮食会使眩晕症状加重。保存食物日记并在就诊时出示给医生看,有助于医生诊断和治疗。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缓解精神或情绪诱因:压力、抑郁、焦虑和悲伤等强烈情绪都可能引发偏头痛。虽然此类因素无法完全避免,但可以学着去处理。放松、生物反馈和自我催眠技术,都可以帮助缓解这些压力源并预防偏头痛,对于儿童尤其有效。
减少生理触发因素:疾病、饮食不规律和过于疲劳会引发偏头痛。因此,应避免过度锻炼、运动和头部外伤。月经也会引起偏头痛。要控制这些因素造成的影响,首先要了解它们如何产生影响,保持日常注意习惯,快速治疗疾病,并采取措施避免其他生理触发因素。
寻找环境触发因素:有些人对闪烁的灯光、荧光灯、气压或海拔变化,甚至粗体的视觉图像敏感。使用头痛日志来发现环境中可能的触发因素,然后采取措施摆脱或避免这些因素。
护理人员会重点针对患者对手术、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心理焦虑、恐慌和心理障碍进行健康宣教。对于部分患者出现的负性心理情绪,护理人员通常会及时安抚,耐心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并帮助树立良好的健康心态,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还会倾听患者的内心需求,并尽可能给予满足,通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交流和沟通。
还可以通过看书、听舒缓音乐等形式,分散注意力,进一步减轻紧张心理,并提高免疫力。家属可多采用鼓励性语言,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告诉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对疾病康复的积极作用。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让自己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生理状态,从而早日恢复健康。
预防
该病目前还无法根治但可以有效控制,应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患者教育,以帮助确立科学和理性的防治观念与目标;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寻找并注意避免各种头痛的诱发因素;鼓励记头痛日记,这对帮助诊断和评估预防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该采用预防性药物治疗:
生活质量、工作和学业严重受损(需根据患者本人判断)。
发作频率每月在 2 次以上。
急性期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无法耐受。
存在频繁、长时间或令患者极度不适的先兆,或为偏头痛性脑梗死、偏瘫性偏头痛,伴有脑干先兆偏头痛亚型等。
连续 2 个月,每月使用急性期治疗 6~8 次以上。
偏头痛发作持续 72 小时以上等。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积极参与患者教育。
充分利用各种非药物干预手段,包括按摩、理疗、生物反馈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针灸等。
药物治疗包括头痛发作期治疗和头痛间歇期预防性治疗,注意循证地使用。
医师在使用预防性治疗药物前,会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药物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患者的共病、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每日用药次数及经济情况等进行选择。通常首先考虑证据确切的一线药物,若一线药物治疗失败、存在禁忌证或患者存在以二、三线药物可同时治疗的合并症时,方才考虑使用二线或三线药物。
医生会避免为患者使用其他疾病的禁忌药,及可能加重偏头痛发作的药物。长效制剂可增加患者的顺应性。药物治疗应小剂量单药开始,缓慢加量至合适剂量,同时注意副作用。对每种药物给予足够的观察期以判断疗效,一般观察期为 4~8 周。患者需要记头痛日记来评估治疗效果。有效的预防性治疗需要持续约 6 个月,之后可缓慢减量或停药。若发作再次频繁,可重新使用原先有效的药物。若预防性治疗无效,且患者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增加药物剂量;否则,应换用第二种预防性治疗药物。若数次单药治疗无效,才考虑联合治疗,也应从小剂量开始。
感谢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陈秀晓医生 参与本文撰写